在解讀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和平面光極(PO)聯合使用得到的數據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 數據的同步性: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可以提供關于水中特定溶質量(如重金屬和營養鹽)的時間加權平均濃度,而PO(平面光極)技術則能夠實時監測環境因子(如溶解氧、pH值)的動態變化。聯合使用這兩種技術可以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尺度上獲取數據,從而更好地理解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與環境條件之間的關系。
2. 空間分辨率: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具有高空間分辨率,能夠在微觀尺度上捕捉污染物的分布特征。與PO(平面光極)技術聯用后,可以提供更詳盡的土壤剖面信息,有助于理解土壤的垂直變化和評估土壤肥力。
3. 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測量的活性金屬濃度被認為是生物可利用性的良好指標。通過與PO(平面光極)技術聯用,可以評估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這對于評估生態風險和制定環境管理措施至關重要。
4. 動態變化分析:聯用技術能夠捕捉到環境因子(如氧氣濃度、pH值)與污染物濃度之間的動態關系,為理解污染物的遷移和轉化過程提供重要信息。
5. 數據解讀:在具體案例中,例如研究者使用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和PO(平面光極)技術聯用,研究了施加氧納米氣泡改性礦物對沉積物中磷釋放的影響。結果表明,通過增加沉積物-水界面的氧氣濃度,能夠抑制鐵礦物結合磷的還原性溶出,從而控制內源磷的釋放。在根際研究中,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和PO(平面光極)被用于同步測定水稻根際的磷和氧氣濃度,結果顯示根際的氧氣富集與磷的釋放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揭示了根系對土壤養分的影響機制。
6. 高分辨分析:智感環境研發的高分辨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能夠與激光剝蝕等離子體質譜儀(LA-ICP-MS)相結合,測定重金屬的二維高分辨信息(188×188μm)。這種高分辨率分析有助于捕獲目標物在土壤/沉積物中微小區間的變化,為研究土壤和沉積物中元素微觀地球化學過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持。
7. 數據的綜合評估:結合DGT(薄膜擴散梯度)技術和PO(平面光極)的數據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更深入的見解,同時為環境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這種聯用技術在環境監測中展現出強大的應用潛力,能夠為水質評估、污染物監測和生態風險評估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在解讀這些數據時,需要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并結合具體的環境條件和研究目標,以獲得全面和準確的環境評估結果。智感環境研發的便攜式平面光極分析儀(PO1100)和封閉式平面光極分析儀(PO2100)以及推出的四大系列30余種DGT系列產品能為得到精確的實驗數據提供強有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