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光極使用功能】
Easysensor®平面光極分析儀,結合光化學傳感膜與熒光成像技術,獲取水體、沉積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際O2、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學參數的二維分布及動態,適用于實驗室內模擬研究。測定時,將光化學傳感膜置于沉積物/土壤/植物根際與容器器壁之間,在光源的激發下,光化學傳感膜把被測物含量轉換成光學信號,并用CCD相機記錄下來,將被測物含量分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變化進行可視化呈現。
【平面光極技術優勢】
實時、快速地獲取區域O2/pH/CO2的分布,非侵入性成像測量,不破壞原生環境;
配備1250w(便攜式)/2000w(封閉式)像素的CMOS相機,實現時間分辨率毫秒,空間分辨率亞毫米;
PO2100設備自帶封閉式箱體,滿足測定所需的暗室條件;
設備與軟件配套使用,可集成校準、獲取圖像、處理圖像于一體
【平面光極應用案例】-鉤蝦擾動對沉積物中氧氣分布和動態的影響
本實驗通過平面光極獲取的高時空分辨率氧氣二維變化可知,太湖鉤蝦通過生物灌溉增加了沉積物中氧氣的可利用性和滲透深度,同時鉤蝦的間歇性通風活動導致洞穴及其周圍沉積物中產生高度的氧化還原震蕩。
【平面光極應用場景】
可用于獲取水體、沉積物、土壤以及植物根際O2、pH以及CO2等物理化學參數的二維分布及動態變化,適用于室內模擬實驗研究以及采集的原位樣品進行室內測定。
使用智感環境高分辨監測技術發表的研究進展(僅展示部分)
中科院南京地湖所丁士明團隊WR:太湖底棲動物擾動及其密度變化對沉積物磷釋放和水體磷水平的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地湖所丁士明團隊CRIT REV ENV SCI :土壤和沉積物生物地球化學異質性的可視化方法綜述:先進的微尺度采樣和成像方法
中科院地化所王敬富團隊STE:一種對三價砷、三價鉻、三價銻和DO進行選擇性富集和同時二維高分辨監測的DGT復合傳感器技術
地湖所丁士明團隊STE:苦草根際微量金屬遷移的機理研究
清華大學黃霞團隊、劉艷臣課題組ACS ES&T Engineering:污水管網沉積物-水界面的硫循環過程發生機制
地湖所丁士明團隊EP:蘆葦根際O2分布和動態變化及其對沉積物養分消耗的影響
中科院南京地湖所丁士明團隊關于智感環境平面光極技術(PO)的系統綜述
河海大學李一平團隊使用智感DGT、HR-Peeper和PO技術獲取沉積物-水界面鐵磷硫遷移的高分辨證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袁和忠團隊利用智感環境DGT和PO技術獲取沉積物-水界面高分辨原位證據,揭示鐵結合磷在富營養化湖泊中的重要作用
中科院南京地湖所丁士明團隊PO-DGT高分辨聯用技術取得新進展
上一篇 : 智感環境微電極分析系統:DO/pH/Eh/H2S高分辨監測
下一篇 : 沉積物采樣器DGT 結構介紹